焦虑的时候怎么办?不如搞学习;
学习离不了看书,看书经常遇到一个苦恼的问题:前脚看完,后脚忘记;
如何长期记忆或者学到的知识为我所用,需要一些技巧和方法;
转载一篇还不错的分享:-管理好自己的知识,让它成为你的第二大脑.pdf
了解“记忆”
- 为什么会遗忘: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,就像一部手机一样需要定期清理内容,删除不重要的东西,可以保留更多重要的内容;
- 如何增强记忆力
- 提高输入强度
- 新旧联系:把已知的知识和正在学习的新知识联系起来,形成记忆链条;
- 间隔重复:有一种说法就做肌肉记忆;一天练习十次,不如坚持十天每天都练习一次;
- 增强输入频次:学了那么多知识,最终还是要使用;懂了以后给同学讲讲题、通读几遍佳作后尝试背诵,多尝试写写文章等;
- 提高输入强度
知识的“形状”
- 树状知识:知识是一颗大树,从主干到分支再到树叶,不断地细分;树状结构也非常符合人的记忆特点;
- 知识如珍珠:知识就像是散落在沙滩上的珍珠,我们只需要一根绳子就可以把它们穿成美丽的项链,而结构就是这条绳子;
思维模型
- 不同的定义
- 解决问题的套路 --《产品思维30讲》
- 心智模式 --《认知天性》
- 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 -- 投资大师 查理·芒格
- 从何而来
- 生活经验: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件事有不同的看法,为何?生活经历不同;
- 阅书提炼:从我们阅读的书籍中提炼思维模型,为我所用;尽量4个字,因为这符合我们短时记忆特点;
第一性原理:最顶层的思维模型,可以称之为“第一原理”,就是模型中的模型,用它可以解释一切你见到的所有情况。
- 经常遗忘怎么办?失败是常态,成功是意外;遗忘是常态,记住是意外;别无它法,多做笔记多总结;
- 为什么做笔记?做笔记是为了寻找和提炼思维模型,用思维模型去指导我们的下一步行动;
- 思维模型太多记不住?把树状知识不断收敛,直至收敛到最顶层的知识,也就是第一原理;用这一条原理来指导你的所有行动,你的行动就不会失真,也不会听风就是雨;
如何构建第二大脑
- 主题阅读:集中某段时间读某一个领域的书籍,这就是主题阅读的核心;
- 想学营销:找几本营销的经典书籍来读,一般5~8本足够你建立起这个领域的体系了,学习其他领域也是同理;
- 做笔记
- 五马分尸:把一本书里面的内容,以句子为单位进行拆解,然后进行摘录;
- 要有序号,重点标记,方便查看;
- 带上出处,也可以打上时间戳(时效性);
- 这句话的思考和启发;
- 提炼模型:把摘录的句子,提炼成4字的思维模型,方便后期回忆;
- 检索放入:不同出处的句子,可能表达同一个思维模型,可以归类到一起;
- 五马分尸:把一本书里面的内容,以句子为单位进行拆解,然后进行摘录;
- 定期修剪:模型之间系统修剪,不断满足树状结构,做到以上统下,不重不漏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