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可转债最基本的三个要素:①价格;②转股价值;③溢价率。
-
转股价值--把可转债换成对应公司股票的价值
- 公式:转股价值 = 转股数 × 股价 = 100 ÷ 转股价 × 正股现价
- 转股数就是一张转债能转换成对应正股的数量(一般都是固定数);
- 转股价值就与公司股价相关,公司股价越大,转股价值也越大;
-
溢价率--可转债价格超过转股价值的部分
- 公式:转股溢价率 =(转债现价 - 转股价值)÷ 转股价值 × 100%
- 投资者之所以愿意用更高价格买入可转债,是因为可转债有各种条款优势。
- 由于可转债相对于正股有优势:T+0 交易、100 元面值保护等等;可转债价格往往比转股价值(可转债如果换成股票能换的金额)会更高一些,多出的部分就是溢价。
-
转债价格、转股价值与溢价率关系就当于一个人去遛狗,转债价格(狗)围绕着转股价值(人)来回跑动,溢价率就是那根绳子。
2、可转债最重要的两个因子是价格和溢价率,大部分的策略是这两个因子不同比例的组合。
-
价格越低(尤其是低于 100 元),可转债的债性(防守)越强;溢价率越低,可转债的股性(攻击)越强。
-
通过溢价率和价格这两个因子的搭配,我们可以划分可转债投资的四象限。
3、可转债投资的四象限
-
第一象限:高价格-高溢价率(纯炒作)
- 高价格转债出现低溢价率或者折价,这才是转债投资的常态;一般来说,高价转债(130以上)的溢价率应该较低,尤其是转债还没有到转股期的时候;一些高价转债长期保持低溢价率,甚至折价。
- 但是却有一些高价格-高溢价率的妖债(溢价率也长期保持在 200%以上);最大的共性就是剩余规模极小,一般在 1 个亿甚至 5000 万以下,换手率般也较高,转债剩余规模小便于游资控盘。
- 高价格-高溢价转债纯粹是游资炒作的产物,玩的是刀口舔血,普通投资者建议规避。
-
第二象限:低价格-高溢价率(低价策略)(偏防守)
- 策略本质;什么价格最低买什么;100%的债性+0%的股性。
- 具体操作;可以轮动(每一周或者每一个月轮动,把价格高的转债卖出,买入价格更低的转债,使得组合转债一直低价),也可以买入后一直持有,等转债涨到 130 元以上,再卖出换新的低价转债。
- 价格越低,可转债的保护作用越强,尤其是当可转债低于 100 元 面值之后。此时,可能正股跌 10%,转债可能才跌 2%-3%。
- 转债是正股的影子,这些低价格-高溢价转债背后往往有一个跌跌不休的正股,这些公司大多处于服装、园林、公共基础设施等传统行业,想象空间有限。
- 等待强赎;这种策略不看公司基本面,只是认为大部分转债都会以强赎结束,都会上涨到130 以上,所以只要你低价埋伏,等到 130 以上再卖出,就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。
- 等待下修;此外,低价策略摊大饼还可能会有下修福利,如果公司决定下修转股价,转债价格可能一飞冲天。
- 对于基本面很差的转债不要重仓,我们应该做的是尽可能分散配置转债,比如选择 15-20 只转债组建可转债组合,这样即使单只转债暴雷,也不会对整个组合收益产生太大影响,单个标的永远有暴雷可能性。
-
第三象限:低价格-低溢价率(双低策略)
- 理想策略;双低策略既有低价格的债性保护,又有低溢价的攻击性。
- 双低策略有各种变形,比较经典的双低公式=可转债价格+100*转股溢价率,这个策略基本上是 50%股性+50%债性,我们不需要自己统计转债的双低值,可以直接在集思录上查询。
- 注意;红色或橙色感叹号的转债不要选择,这代表公司已经发布了提前强赎公告。
-
第四象限:低溢价率-高价格(低溢价策略)
- 低溢价率策略;只买溢价率低的转债。具体来说,只买溢价率最低的前 15 或前 20 只转债,一周或一个月定期轮动。低溢价策略最看重的指标当然是溢价率。
- 低溢价转债往往出现在一些热点行业上,比如 2020 年的医药类、半导体转债,2021 年新能源类、有色金属转债。
- 低溢价策略是目前可转债各种策略中收益率最高的,当然波动也是比较大的,低溢价策略卖出不符合溢价率标准的转债,可能需要经常割肉,大部分人很难执行。
- 低溢价转债要注意强赎风险,公布强赎后转债历史数据大多是下跌的。
- 要注意低溢价出现的原因,不要只看折溢价,比如正股下跌 10%跌停,而可转债上市次日后涨跌停为20%,首日下跌了 20%,从而出现了折价情况,这相当于是市场预计正股第二天继续跌停,最好选择近期一直保持低溢价的转债。
4、转债三种境界
-
境界越往上,波动也越大,当然收益会更高。
- 第一种是看价格,只买价格低的转债;
- 第二种是看溢价率,只选择溢价率低的转债;
- 第三种是做波动,选择波动大的转债;
-
转债池转债主要以第二种境界为主,兼顾第一种和第三种转债。
5、一些总结
-
选择转债除了价格、溢价率、规模外,还可以考虑近期市场热点,通过转债炒概念,比如转债池里风语转债是元宇宙概念,鸿达是氢能源概念。
-
溢价率高低没法严格区分,每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不一样,但 130 元以上转债溢价率如果大于 20%的话,溢价率就不低了。
-
妖债策略,这个策略看重的最重要指标是剩余规模,剩余规模至少小于 3 个亿,越低越好;其次要求价格低于 115 元,保证有一定债底支撑;最后还要求曾经暴涨过,比如曾经达到 150 元以上。这种策略思路就是游资炒妖债都是有记忆的,那么只要低价买入转债,耐心等待即可,而且即使游资不来炒作,115 元以下买入转债等到 130 元强赎也可以接受。
-
三低组合,还有人在双低基础上,做了三低组合,比如加入剩余规模 或者估值(选择行业低估板块的转债)。
-
实战发现,博强赎、下修策略效率偏低,尽量少用。